Appearance
钛白粉关键特性
白度
- 定义:钛白粉白度反映其对光线的反射能力,是衡量其作为白色颜料核心性能的指标。
- 影响因素:
- TiO2 纯度:含量越高,杂质越少,白度越好。
- 包膜工艺:优化表面处理,减少杂光干扰。
- 晶型:金红石型白度通常优于锐钛型。
- 应用意义:
- 高白度适用于对视觉效果要求较高的产品,如高级涂料、塑料和纸张。
遮盖力
- 遮盖力衡量涂料中颜料遮盖底层颜色的能力,具体到钛白粉,它展现了增强白色漆膜不透明性的效能。
- 影响因素: 粒度大小、颗粒结构及分散度直接影响遮盖力,粒径小、结构光滑、分散性好的钛白粉表现出更强遮盖力。
- 测定标准: GB/T 5211.17--88《白色颜料对比率(遮盖力)的比较》。
耐候性
- 耐候性—指含二氧化钛的有机介质(如涂膜、塑料)曝露在日光下,避免发生黄变、失光和粉化的能力。包括颜色和光泽保持性、抗粉化性等,是钛白粉户外使用的关键性能。
- 金红石型优势: 相比锐钛型,金红石型能更有效吸收紫外线并转换为热能,保护漆膜免受光老化。
- 增强措施: 特殊包覆技术提高钛白粉耐候性,减少粉化现象,保持漆膜完整性。
- 钛白粉耐候性因素,二氧化钛的本身具有光化学活性
- 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短波紫外段有轻吸收,由于二氧化钛特殊的光化学活性,使涂膜中的二氧化钛成了UV光的催化剂。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405nm以下的光波中。
- 2、来自太阳的辐射光波,实际上在通过大气层时,所有300nm以下的光波都被大气层过滤了。
- 3、肖特基缺陷Schottky defect(氧缺陷)等晶格缺陷
这些现象对涂料的影响—加速老化,降低耐候性
分散性
- 颜料在特定体系中达到的细度水平。
- 影响及对策: 粒径<0.5微米时易形成二次自聚体,影响涂料性能。需通过包膜等方法防止自聚,改善分散性。
- 测定标准: GB/T 21867.2-2008《颜料和体质颜料分散性的评定方法第二部分:由研磨细度的变化进行评定》。
光泽
- 反映涂层表面反射光的能力,与钛白粉的使用及分散状态密切相关。
- 关键因素: 钛白粉的分散均匀性、漆膜结构对光泽度有直接影响,优化这些因素以达到预期的光泽效果。
COA 指标
指标名称 | 技术指标 | 意义 |
---|---|---|
外观 | 白色粉末 | 反映钛白粉的基本物理形态,应均匀无杂质,呈纯白色状态。 |
TIO2含量 | 92-97.5 | 与钛白粉无机包膜剂的量有关,通常铝硅包膜TIO2含量在92-93;铝锆包膜在94-95.5,塑料专用通常单铝包膜在96-97.5 |
金红石含量 | 96-98.5 | 指金红石钛白粉的比例,越低表明有混晶成份,耐候性会变差,对遮盖力也有影响;越高,可能白度差;通常要求不低于97 |
亮度 | ≥94 | 通常指的是L值,越高白度和光泽度越好;有的企业还会写上a值和b值,标注了色差,但通常是干粉的压片色差值,非体系色差值 |
消色力 | ≥1800 | 越高表明显白色能力越强,与遮盖力有一定的关系,也是影响配色色相的重要指标 |
吸油量 | 通用型钛白粉在17-21;塑料专用在13-16 | 对于做高浓度色母粒,吸油量通常越低越好,加工性能越好;氯化法钛白粉由于其粒子形状的完美性,所以其吸油量更低 |
筛余物 | ≤0.2 | 通常指的是过325目筛的比例,一般指杂质、粗颗粒或硬团聚颗粒 |
电阻率 | 此指标通常指钛白粉中可溶性盐的含量,越高越好,特别有的需要抗静电母粒对此指标比较关注 | |
分散性 | ≥6.0 | 钛白粉厂做的油分散性,越高越好,这对色母粒制造的颜料分散性有实际意义 |
PH值 | 6.5-8.0 | 通常钛白粉偏弱碱性,与色母粒制造影响较小 |
白度 | 表征方法:近似于,不低于,微差于 | |
清洁度 | 内控指标 | 有的企业会做,有的不会做,他们通常表征为A、B、C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