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earance
钛白粉包膜
包膜的种类
1. 无机包膜
铝包膜 Al2O3
- 降低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
- 改变钛白粉分散性
- 所有的钛白粉都会包一层铝膜来提高分散性
锆包膜 ZrO2
- 提高钛白粉耐候性
- 提高钛白粉光泽度
硅包膜 SiO2
- 提高钛白粉耐候性
磷包膜
- 提高钛白粉耐光性
2. 有机包膜
有机包膜可改善钛白粉在有机介质中的亲和性,典型材料有:
- 硅烷偶联剂:提高亲油性,增强在塑料中的分散性。
- 脂肪酸盐:改善润湿性,增强其在溶剂型体系中的分散效果。
- 聚合物分散剂:降低颗粒团聚,提升涂料或塑料中的加工性能。
包膜的必要性
表面处理是在二氧化钛粒子表面上包上一层或多层无机水合氧化物,这通常称为“包膜”。通过包膜可以堵塞晶格缺陷,遮蔽其表面的光活化点,使二氧化钛不直接与分散介质中的有机物接触,起到屏蔽光催化的作用。
改善分散性
钛白粉颗粒表面活性较高,易于团聚,影响其在水性或有机体系中的分散效果。表面包膜能够降低颗粒间的作用力,促进均匀分散。提升耐候性
钛白粉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能发生光催化反应,导致基材老化或变色。通过表面包膜可形成保护层,减少光催化活性。增强稳定性
包膜处理可降低钛白粉颗粒与周围介质的化学反应活性,避免体系中的沉降、结块或性能劣化。适应多样化应用
针对不同应用场景,包膜可调整钛白粉的表面特性,如亲水性、亲油性或疏水性,以满足水性涂料、溶剂型涂料、塑料等领域的需求。
包膜的原理
钛白粉(TiO2)的包膜是通过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物质,以改善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能的技术。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利用化学反应、物理沉积或其他方法在钛白粉颗粒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层,增强其在各种应用环境中的表现。
1. 化学反应沉积原理
通过控制溶液的化学环境,使包膜材料(如氧化铝、二氧化硅、氧化锆等)以沉淀的形式附着在钛白粉颗粒表面。
- 沉积过程:加入特定化学试剂(如硅酸钠、铝盐或锆盐)和钛白粉悬浮液,调节溶液的pH值,促使包膜物质在钛白粉表面析出。
- 关键因素:化学反应的速率、溶液浓度和pH值直接影响包膜的均匀性和厚度。
2. 表面吸附原理
钛白粉颗粒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,能够通过静电引力或氢键与包膜材料分子发生物理吸附,形成初步的包覆层。
- 吸附材料:可以是无机材料(如氧化物)或有机分子(如偶联剂)。
- 后续处理:通过煅烧或化学固化,将吸附层转化为稳定的包膜。
3. 粒子包覆原理
利用颗粒包覆工艺,通过机械或化学手段将包膜材料均匀覆盖在钛白粉颗粒表面。
- 干法包覆:通过机械搅拌或气相反应将包膜材料涂覆在颗粒表面。
- 湿法包覆:通过液相反应形成沉淀包覆层,随后进行干燥和煅烧以固定。
包膜工序
1. 包膜前处理
- 粒径控制:通过分级或研磨工艺,使钛白粉颗粒达到均匀的粒径分布。
- 清洁表面:清除颗粒表面残留的杂质,确保包膜材料能够均匀覆盖。
2. 包膜操作
湿法包膜:
- 将钛白粉悬浮于水中,加入无机盐溶液(如铝盐、锆盐或硅酸钠)。
- 调节pH值,控制盐类在颗粒表面形成沉积层。
- 加热促进沉积物固化后进行干燥和煅烧。
- 特点:包膜均匀,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。
干法包膜:
- 在加热的流化床或喷雾干燥装置中喷涂有机或无机包膜材料。
- 特点:适合处理表面需求特殊的钛白粉,但包膜均匀性略差。
3. 后续处理
- 煅烧:在高温下煅烧,使包膜材料与钛白粉颗粒表面形成牢固结合。
- 表面调控:根据应用需求,通过进一步处理调整亲水或亲油特性。